色彩報告 ❘ 聽見《藍白紅三部曲》的色彩交響樂
- 2018.09.21
- / 4938 Views
一件作品之所以被稱作經典,一定是因為它的價值值得一再地被提出來討論。
德國鋼琴家貝多芬(Beethoven)人生最重要的九大交響曲,
不外乎它的經典程度不僅對音樂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現今的配樂上也是重要的指標。
而電影界的知名大師─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
歷屆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歐洲的電影及歷史,也代表著歐洲的文化素養。
在好萊塢電影獨占鰲頭的時代中,我們能接觸到歐洲電影的機會其實少之又少,
不得不承認我是開始著手編寫電影色彩學的專題而認識這位偉大的波蘭導演。
他的《藍白紅三部曲》(Three Colors trilogy)被譽為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結合了法國國旗的三色「藍、白、紅」,進而傳達其代表的政治理念:自由、平等、博愛。
他將此三原色昇華至另一種境界,已經不單只是當作配色或敘事之用,
它們隱含著各種思想,包括色彩心理學以及政治理想。
開始探討這三部曲的顏色意義之前,必須先了解關於法國國旗的歷史及意涵。
法國國旗的顏色從左至右依序為藍、白、紅色,並垂直排列,其原文為le drapeau tricolore,亦指「三色旗」。
最早出現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宣揚「自由(Liberté)、平等(Égalité)、博愛(Fraternité)」之思想,
來推翻當時傳統君主制與貴族的階級觀念,以及天主教會的統治制度,至今被視為法國精神的代表。
然而,最初三色旗的色彩排列與現今的並非相同(紅色在左),之後也有過幾次調整,但最終於1844年確定其規格並沿用至今。
顔色取自聖馬丁長袍之「藍色」,紀念民族英雄聖女貞德之「白色」,聖但尼軍旗的「紅色」,
正好與其「自由、平等、博愛」之理念相互輝映。
雖然導演奇士勞斯基是以法國國旗為藍本,但他真正著重的點為其賦予的政治理念。
《藍白紅三部曲》系列電影中並無談及任何戰爭或是政治黑暗的議題。
他以藝術家的視角來表達,大量運用色彩呼應電影標題與概念,
每篇章節都是以個人層面的角度出發,我們透過主角的視野感受「自由、平等、博愛」,
相對的是,一旦擴大範圍來看待整部電影會發現這個理念事實上是違背人性的。
當你在試圖爭取自由時,其實也在剝奪他人的自由。
當你想要建立平等關係時,本身已經存在不平等。
當你展現認定的博愛時,有可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之舉。
因此,電影能做的事是傳達廣義的概念,剩下的就由觀眾自己來解析它。
對我而言,我並不想去探討該電影背後所隱藏的政治觀,
我希望透過色彩心理及反應來深入人們的思想,或許顏色並無任何屬性,一旦與主題結合就會有它的定義。
《藍色情挑》(Three Colors : Blue):自由
「藍色,最具雙層人格的色彩。」它象徵著理性,卻含有大量情感的成分。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茱麗(Julie)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丈夫與女兒,
她原先選擇自殺結束人生卻無法做到,但揮之不去的悲傷使她無法再對任何人敞開心房。
即使她知道丈夫的助手深愛著她,了解世人希望她完成先生的遺作,
仍選擇拋下具有回憶性的一切,她認為這是一種「心靈自由」的方式。
劇中導演採用大量的藍色,茱麗在丈夫的書房中注目著牆上的投影片,
藍色的光影倒映在她的臉上代表著壓抑的心情不斷在內心釋放。
藉由獨自地深夜游泳來宣洩自己的痛苦,泳池中的藍色水面襯托她心中的煎熬。
另外,茱麗的「藍色吊燈」代表著她的回憶,即使她丟棄房子、樂曲,甚至是愛情,
實際上她從未鬆手過,該燈飾象徵著過去仍緊緊地套牢她,因此她從來沒感受過真正的心靈自由。
其實這部電影並非單純地描繪茱麗的人生,它隱約地透露人們主觀性的自由論。
「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 出自於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
劇中的妓女自願從事這份工作,她所選擇的並不會妨礙到他人的自由,卻面臨被趕出大樓的危機。
流浪漢只是待在街頭上吹奏單簧管,卻慘遭路人毆打,連女主角都對他感到不悅只因為他演奏著正好是丈夫的曲子。
他們皆站在自由權所定義的標準值上,但是仍受到世人質疑及批判。
「自由」一詞看似充滿著理性的意味,事實是最主觀的定義,因為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待自由。
對你來說,這份動機是你的自由,但對我來說就是影響我的舉動,要去界定它真正的範圍實在太難了。
因此導演選擇藍色的特質─理性(真理)與感性(憂鬱),
將藝術帶進其概念而非直述的方式,並透過茱麗的世界來闡述「自由」的定位。
《白色情迷》(Three Colors: White):平等
「白色,標榜純潔無瑕的色彩。」它通常代表著公正,至高無上的標準。
電影開頭就將背景設在神聖的法院,茱莉蝶兒(Julie Delpy)飾演的妻子多米妮克(Dominique),
因伯尼查馬修瓦斯基(Zbigniew Zamachowski)飾演的丈夫卡羅(Karol)的性無能向他提起離婚訴訟。
由於卡羅是一位波蘭人,語言不通導致他無法適應陌生的法國生活,再加上本身的國籍因素更無法受人尊重。
然而,多米妮克是位土生土長的法國人,在法國的法庭上佔據大優勢。
一開始存在的不對等更加深對「平等」一詞的諷刺,連最具公信力的權威機構 ─ 法院,也彰顯其不公不義的評審態度。
雖然該電影的白色意味不夠濃厚,但整部電影色調明顯的明亮許多,且具「黑色幽默」之詼諧感。
卡羅因敗訴而失去所有家產,流浪街頭時偷走一座「希臘女神頭像」並帶著它返回家鄉。
這座全白雕像象徵著美麗動人的妻子多米妮克,這是一種無法忘情的寄託。
即便妻子的感情已逝,對卡羅來說她永遠是心中的女神。
而背景選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正值剛開放的波蘭被資本主義所主導,
連卡羅也陷入金錢至上的腐敗社會中,貪婪的惡性玷汙其潔白的雪景。
然而,卡羅搖身成為具有財富及勢力的大人物之後,以假死之名讓多米妮克遠赴波蘭弔喪,
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曾經受過的汙辱全部推還給妻子。
但是,這樣就平復了他心中認定的「不平等」嗎?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此口號的破綻在電影中展露無遺。
開場白以及最終的裁定都是一種不平等的象徵,只是優勢的轉化罷了。
我們對於平等的定義其實和自由是一樣的,
因為身處的環境不同讓你感受差別待遇,進而認為這是一種不平等對待。
劇中翻漲十倍價格的土地買賣亦是不公平的交易,卻也是現今常見的狀態。
而唯一具有「對等」關係的是卡羅與米可埃之間的友情,從認識開始他們就建立平行的相處模式。
或許導演選擇白色的用意是在於該顏色是最純淨的,一旦染上汙點其質感立即走樣,就如同平等一詞的濫用。
《紅色情深》(Three Colors: Red):博愛
「紅色,充滿愛與熱情的色彩。」它散發著浪漫的氣息,同時具有抱負的思想。
伊蓮雅各(Irène Jacob)飾演的瓦倫丁(Valentine)是一位熱情又善解人意的女孩,
但是她赴外的男友卻猜忌多疑,常使瓦倫丁感到疲憊無奈。
因為開車時不小心撞到一隻狗,而與一位退休的老法官有了接觸。
瓦倫丁與老法官這對角色設定如同紅色與黑色的對比關係,前者相信人性本善,後者則深信人性本惡。
瓦倫丁對未來感到憧憬,老法官卻對人生感到絕望,但彼此在時間的推移之下逐漸地相互影響。
整部電影的色調相當鮮明,街角的紅色海報(代表著瓦倫丁的豐富情感)、
紅色夾克(代表著瓦倫丁對男友的思念),遍佈的紅色呼應了其電影的主旨「博愛」。
我們常認定幫助他人就是一種博愛之舉,瓦倫丁想要舉發老法官竊聽他人的私生活,
衝進對面的家中後卻發現其妻子如此善良而小孩也如此單純,
她無法說出任何傷害他們的話,最終選擇默默離開。
原先的正義感在博愛的情分之下蕩然無存,然而同情就等於博愛嗎?
或許兩者的差別也是立場上的不同,她選擇不說也是基於罪惡感,
她怕一旦開口就成了破壞家庭的罪魁過首,因此她選擇寬恕自己,對自己展現博愛。
另一方面,老法官原先認為博愛之舉只是人類自以為是的關愛,
瓦倫丁的出現及其正義感的性格啟發他,使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與思想,
他也對自己表現出博愛,給予自己承認過錯的機會。
因此,導演以「博愛」作為《藍白紅三部曲》的最終章之目的是讓所有人都獲得救贖,
最後一場翻船的事故共一千四百人僅有七人生還,獲救的人包括三部電影中的所有角色。
這是導演對人性所做出的博愛之舉,儘管世界處處都藏有人性的黑暗面,
但他深信這世界仍充滿著愛,並永遠似紅色般熾熱人心。
儘管《藍白紅三部曲》是各自獨立的劇情,故事中的角色仍具關聯性。
一名年邁的老人試圖將手中的水瓶丟進垃圾桶的場景都分別出現於該三部電影之中,而三個角色分別做出不同的反應。
《藍色情挑》的茱麗似乎沒有注意到她,她的世界只存在著自己。
《白色情迷》的卡羅只是望著她微笑,笑意中卻帶有嘲諷地意味。
《紅色情深》的瓦倫丁是唯一上前幫助她的人,而她的幫忙也為三部曲做出總結 ─ 人性之於愛。
《藍白紅三部曲》的概念不僅觸及色彩心理,也是導演奇士勞斯基秉持的「宿命論」議題。
各個角色環環相扣,彼此之間是陌生的關係卻又如此靠近,「巧合」與「命定」只是一線之隔。
我們每天都像劇中的角色一樣與陌生人會面、擦肩而過,留下再次見面的伏筆,
人類雖然為獨立的音符,但是相互磨合及擦撞才能譜出曼妙的樂曲。
|
文章出處.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7894
▋ 色 彩 調 研 所
https://www.facebook.com/LabRGB/